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关于浙师大非洲艺术研究

 早在民国时期,非洲艺术随着西方美术史研究的步伐,附带着被断断续续的介绍到国内美术界,国人开始对非洲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非洲艺术是在介绍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被“附带”引介进来的,故而对于古埃及艺术的介绍相对详细和深入,对于非洲中部以及南部的介绍一直较少。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对非洲艺术的介绍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些介绍大多以图片为主,非洲艺术研究迟迟未能形成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这不能不说是现在中国非洲艺术研究的一个缺憾。2008年,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非洲艺术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非洲艺术,在短短的两年内,研究中心不仅举办了非洲艺术典藏展,还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非洲艺术国际研讨会,在研讨会上,美术学院非洲艺术研究中心的成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次结集出版,这是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非洲研究中心对于自己近几年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中国人对于非洲艺术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非洲艺术研究》由刘鸿武、李舒弟主编,分为“方法和视角”、“形态与个性”、“史海钩沉”、“非洲考察”、“咨询与访谈”、“资料库”等几个板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非洲艺术研究中心近年的工作,为我们较为深入地了解非洲文化和艺术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平台。

 “方法和视角”展现了中国人对于非洲艺术研究的方法论考虑。蒋俊和笔者分别在其中撰文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在之前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很少接触到非洲的艺术。在进入非洲艺术研究领域之后,我发觉现在的大多数材料,尤其是所谓的“原始资料”几乎转译自欧洲和美国同行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从开始就受制于西方的研究成果,故而我认为现在研究非洲艺术的首要问题不是急于开展具体的研究,而是对于我们所用方法的探究。蒋俊《对非洲艺术的多维认知过程及其反思》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这两篇文章集中探讨了非洲艺术研究的方式方法,我们的研究还非常肤浅,仅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专家和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

 
非洲地图